纸制品食品包装因 “以纸代塑” 政策迎来快速增长,2023 年市场规模达 2300 亿元,但荧光增白剂、甲醛等化学残留成为主要安全隐患。我国 GB 4806.8-2016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》明确禁止使用荧光增白剂,欧盟 AP (2002) 1、美国 FDA 21 CFR Part 176 等标准亦有严格限制,其中欧盟要求五氯苯酚残留≤0.05mg/kg,美国 FDA 对多环芳烃(PAHs)总量限制≤10mg/kg。
检测流程与技术要点
百检平台的差异化检测方案
针对不同纸制品类型,平台设计专项检测方案:
平台合作实验室配备全自动荧光检测线,单批次可处理 200 + 样品,初筛效率较人工提升 80%。对于疑似含荧光增白剂的样品,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- 串联质谱(UPLC-MS/MS)进行定性确证,通过保留时间、离子对丰度比双重判定,避免假阳性误判。
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
当前纸制品检测存在两大难点:一是再生纸中的荧光增白剂隐蔽性强,常规肉眼无法识别;二是复合纸(如纸塑复合餐盒)的层间迁移风险,需同时检测纸张层与塑料层的化学残留。百检通过以下措施应对:
2024 年,平台推出 “纸制品安全检测套餐”,包含荧光增白剂、甲醛、微生物、降解性能四项核心指标,检测周期压缩至 3 个工作日,费用较单项累加节省 40%,已服务超 500 家餐饮包装企业,有效遏制 “毒餐盒” 流入市场。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更多检测相关信息请咨询官方客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