动力电池密封件需耐受碳酸酯类电解液(如 EC/DEC),依据 GB/T 31467.3-2015 标准,百检采用浸泡法测试材料体积变化率(ΔV≤5%)与拉伸强度保持率(≥80%)。某车企的 NBR 密封件经检测发现,在 55℃电解液中浸泡 7 天后 ΔV 达 8%,通过更换为耐溶剂性更强的 FKM 氟橡胶并优化配方,最终满足 IP67 防水等级要求。百检配备高精度电解液回收装置,可循环利用昂贵的电池级溶剂,降低检测成本。
电机绝缘用橡胶需通过耐电晕测试,模拟高频脉冲电压下的材料老化。百检依据 GB/T 21707-2018 标准,采用针 - 板电极法施加 20kV 高频电压(50kHz),监测材料的击穿时间(应≥100 小时)。某电机厂商的硅橡胶绝缘套经检测,击穿时间仅 60 小时,通过添加纳米氧化铝填料后性能提升至 150 小时,确保电机在高速运转中的绝缘可靠性。
低温环境下的材料韧性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痛点,百检依据 GB/T 1682 标准,采用低温脆性试验机(-70℃)检测 O 型圈、电缆护套的脆化温度,某电动车用 TPU 线缆在 - 40℃测试中出现断裂,通过添加抗低温助剂后,脆化温度降至 - 55℃,满足北方严寒地区使用需求。
在检测能力上,百检针对新能源汽车材料推出 **“三电系统专项检测包”**,涵盖电池(耐电解液、阻燃等级)、电机(耐电晕、耐温等级)、电控(绝缘电阻、湿热老化)三大领域,包含 20 + 核心项目,检测周期较传统方案缩短 30%,费用降低 25%。其实验室配备新能源汽车材料专用测试平台,可模拟电池热失控(150℃+ 热冲击)、电机油冷(矿物油浸泡)等极端工况,助力企业加速新材料研发迭代。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更多检测相关信息请咨询官方客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