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纤维增强食品接触材料检测:材质强度与重金属迁移

检测知识 百检检测 2025-05-14

玻璃纤维制品的安全风险来自纤维裸露与重金属迁移。我国标准要求玻璃纤维涂层铅溶出量≤0.5mg/L,砷溶出量≤0.05mg/L,采用 4% 乙酸浸泡 24 小时检测。欧盟法规限制氧化钴等着色剂残留≤0.1mg/kg,美国 FDA 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实施总迁移量限制(≤6mg/dm²)。


核心检测项目包括:


  1. 重金属迁移: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(ICP-OES)同时测定铅、砷、镉等元素,检测限可达 0.005mg/L,彩色玻璃纤维需额外筛查镍、铬迁移(≤0.1mg/kg)。

  2. 物理性能:通过显微镜法检查纤维脱落情况(每 100cm² 脱落纤维≤5 根),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弯曲强度(≥100MPa)和冲击强度(≥25kJ/m²),确保使用中不发生结构断裂。

  3. 涂层安全性:针对不粘锅手柄涂层,进行划格试验(ISO 2409,附着力 0 级)和耐高温迁移试验(230℃/2 小时,总迁移量≤6mg/dm²);针对烘焙模具,检测油脂类模拟物中的增塑剂迁移(邻苯二甲酸酯≤1000mg/kg)。


百检平台针对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的不同应用场景(高温、潮湿、酸性环境)设计定制化检测方案,合作实验室配备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和能量色散 X 射线光谱仪(EDS),可精准分析纤维表面涂层成分与完整性。企业需关注美国加州 65 号提案要求:若玻璃纤维制品含铅、镉等重金属,需进行警示标签标注,百检提供针对性检测与合规指导。
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更多检测相关信息请咨询官方客服。

猜你喜欢

18355176903 扫描微信